固废撕碎机在处理不同物料时,需根据物料特性调整进料方式,以提率并降低设备损耗。以下是常见物料的进料差异分析:
1. 金属类物料(如废钢、铝材)
金属物料硬度高、体积大或形状不规则,需预处理切割或压缩成适宜尺寸,避免卡机。进料时多采用重型链板输送机或液压推进装置,确保匀速输送。对于轻薄金属(如易拉罐),需配备磁选装置分离杂质,并控制进料速度,防止刀具过载。部分场景采用倾斜进料口,利用重力辅助物料滑入破碎腔。
2. 塑料与橡胶类
软质塑料(如薄膜、编织袋)易缠绕,需预先打包或预破碎成条状,采用双辊强制压料装置推送,防止堵塞。硬质塑料(如PVC管、电器外壳)则需振动给料机均匀分散物料,避免堆积。橡胶轮胎需切割去钢丝后,通过带钩齿的输送带抓取送入,同时控制单次进料量以减少刀具发热。
3. 木材与园林废弃物
长条状木材需横向进料以避免卡滞,通常配备滚筒分料器将物料拨正角度。高湿度木料需增加螺旋挤压式进料器,排出水分后再破碎。针对树枝等蓬松物料,进料口需加宽并配置液压压实板,提高填充率。
4. 电子废弃物(WEEE)
含电路板、线缆等复杂组分,需先人工拆解去除电池等危险部件,再通过多级分选输送带分类进料。线缆类采用绞龙式进料机缓慢推送,防止缠绕;电路板则需封闭式负压进料,避免粉尘逸散。
5. 生活垃圾与混合固废
需经滚筒筛、风选机等预处理,分离出大件异物(如砖石)后,采用宽口径双轴撕碎机进料。进料口加装防爆燃喷淋系统,并设置应急反转功能,遇硬物可自动回退。对含纺织物垃圾,需增加旋转刀辊预撕扯装置。
共性设计原则
- 预处理匹配:根据物料密度、粘度预粉碎或压缩;
- 动力适配:高硬度物料采用液压强制进料,轻质物料用气压辅助;
- 安全防护:金属探测器、过载保护与紧急制动联锁;
- 效率优化:通过物料传感器联动调速系统,实现动态进料控制。
不同物料的进料方式差异在于降低设备应力与提升破碎均匀度,需结合物料形态、物理特性及产能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。